梁祝传说的发源地——鄞州高桥
老底子宁波有一首歌谣:“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拜拜多情祝九娘,不为蝴蝶即鸳鸯。”
最早的宁波地方志《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

这两处说的庙就是位于鄞州高桥镇的梁山伯庙。这座庙的确切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东晋时就有了,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
周静书说,高桥的梁祝古墓,根据考古来看,葬在地下的是一位出身于寒门的下品官员。史载,东晋时期朝廷给当时的鄞县、鄮县、句章县的官职是七至八品,这也与梁山伯的县令身份相符。所以,鄞州高桥镇的梁祝古墓里葬的应是梁山伯。
当年,梁山伯死后,葬在鄮城西郊。古代信息不通,祝英台也许根本就不知道梁兄已经溘然逝去了。她只是悲伤地坐着喜船,往鄮城马家那个方向去。

古代人结婚时,北方是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在南方,特别在江南水乡的宁波一带,结婚时多乘舟船。
船行到一半,忽然狂风大作,江面波涛翻滚,喜船连忙靠岸避风。祝英台上岸后,看到当地百姓正在县令梁山伯坟前祭奠。她才知道,自己挚爱的人已经命归西天。她一声哀恸,伤心欲绝。
刹那间,地动山移,电光石火,白昼如灰,电闪雷鸣,墓地忽然裂开一道缝隙。祝英台一跃而入,与梁山伯葬在了一起。

这爱情真是天崩地裂,摧枯拉朽,生不同眠,死时共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这种上天下地、生死相随的坚贞,让人唏嘘动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