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地球上一条最富活力的纬线,她在中国漫长海岸线连缀的接点,就是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宁波的魅力城区——镇海。镇海北面与上海浦东新区一衣带水,东面和舟山群岛隔海相望。
今天的镇海,则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市的重点发展区。在这片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3万镇海人民创造了傲人的业绩: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区属生产总值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96亿元,同比增长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447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4.3%。
人杰地灵的镇海,还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十九世纪中叶,一拨又一拨的宁波人就是从这里(招宝山、甬江入海口)出发,翻开了百年宁波帮辉煌的第一页。当代,船王包玉刚、影视巨擎邵逸夫等商贾巨子也都是从镇海起步,旋舞世界。据统计,目前,约有2.3万镇海籍宁波帮人士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活跃在世界经济风云的各个舞台。他们造就了近现代中国以来最富创业精神,最响亮的商人团体。
历史中的镇海繁华兴旺,发展中的镇海绚丽多彩。改革开放以来,镇海人民在中共镇海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正以傲人的业绩,将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老县城,迅速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潜力无限的新城区。镇海,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
镇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辖区内的镇海港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港宁波舟山港重要组成,拥有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是我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镇海炼油厂、镇海发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开始纷纷落户镇海,如今,这里已聚集了镇海炼化、石化三公司等40多家部、省、市属重点企业,成为浙江省大工程单位最集中的国家大工业基地。按照“大投入、大发展”的思路,近几年来,镇海围绕建设特色园区、精品园区的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形成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镇海经济开发区,以精密机械、点子信息、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骆驼机电园区,以机电行业为主导产业;宁波化工区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支撑,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原料,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已经成为长三角举足轻重的重化工业基地。镇海新城是宁波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区域,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宁波中心城副中心、宁波北部商贸中心、宁波教育核心区域和宁波科研基地。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一批批国际跨国公司也纷纷抢摊而上,韩国LG、台湾金丰、日本东芝、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着名企业落户镇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强劲的动力。目前,已有700多家外资企业在这里建厂投产,一个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石油能源、轻纺食品为主体的工业格局业已形成,房地产、仓储、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沧海桑田,昔日滩涂崛起一片现代化的化工区;斗转星移,阡陌平畴矗立起一排排钢林铁塔,驾驭现代科技的翅膀,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经济发展模块,镇海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跨越。
十五期间,镇海区属工业总产值以年均32.3%的速度增长,然而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COD却下降了12%,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100%。2006年,镇海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绿色,构成了生态镇海的主色调,烘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