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贤江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1895年生于浙江余姚(今属慈溪市长河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中杨贤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以上海大学生为主的学生纠察队,参加闸北战斗。面目完全暴露,国民党把杨贤江列为重犯通缉。10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东渡日本避难,到达东京,后迁居京都。在日本期间,静心写作,完成了《日本教育政策之背景》、《日本政府的军备扩张热》等文章,撰着《教育史ABC》一书,翻译了《世界史纲》、《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同时,杨贤江受党中央委托,负责中国留日学生中中共特别支部工作,为转道日本的林柏渠,和先后到日本避难的高尔松、高尔柏、沈雁冰提供安全保障。对于茅盾的安全保护考虑,杨贤江更是留心,把他安排在自己同一小区居住。在日期间,茅盾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杨贤江有一份贡献。
写完《蚀》三部曲之后,茅盾避难日本京都高原町时,与杨贤江夫妇为邻。茅盾在他的文章中这杨回忆:“我的寓所离杨贤江的寓所有一箭之遥,这是面临小池的四间平屋,每间约有八铺大小。……这里确实很安静,从屋子的后窗,看得见远处的山峰,也不是什么高山,但并排有五六个,最西的一峰上有一簇房子,晚间,这一簇房子的灯光,共三层,在苍翠的群峰中,便像钻石装成的宝冕。”“小池子边有一排樱树。明年春季,坐在屋中便可欣赏有名的樱花……确实是富有诗意……”
二
茅盾,中国现代着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896年生于浙江桐乡,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接收主编《小说月报》,同年2月杨贤江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杂志部主任朱元善推荐,受聘担任《学生杂志》编辑,同在上海同样的文化工作,杨贤江结识了茅盾和董亦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杨贤江早期参加过进步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并被推荐为南京分会书记,思想进步。随着交往的深入,茅盾认为杨贤江在思想上是进步的,文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人才不可多得,而且在行动上要求加入党组织,1922年5月和董亦湘一起介绍杨贤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文化工作,杨贤江和茅盾一道在参加和领导了上海早期的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1925年,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上海教育运动委员会,杨贤江、茅盾等24人为委员,五卅惨案发生后,暴露了国民党右翼势力的本来面貌。6月4日,杨贤江、茅盾等退出上海教育运动委员会,发起组织成立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反帝爱国运动。6月下旬,杨贤江、茅盾和陈云等人重新组建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会和党团组织,8月22日组织发动商务印书馆大罢工,杨贤江、茅盾一起起草了《职工会章程》、《罢工宣言》。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杨贤江、茅盾遭到国民党右翼势力的报复,12月14日,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强占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伪国民党中央,开除杨贤江、茅盾等国民党党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意志坚定地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怕!1926年1月,恽代英等组织召开国民党上海各区党部代表大会,成立上海特别党部。杨贤江、茅盾与恽代英等9人当选为上海特别党部执行委员,继续领导上海的革命斗争。北伐战争后,茅盾根据中央要求相继去了广州武汉参加革命;杨贤江继续留在上海组织参加三次武装起义。是年,杨贤江、茅盾等捐助100元,支持革命斗争。
慈溪市365bet体育投注导航_365彩票合法吗_365账号限制登录不了 徐建华